元韬学院引发汉字热潮
6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学雅礼中国语文研习所谢春玲博士做客正元庄读书会,在元韬学院做了题为《汉字从头说起》的讲座,元韬学院首席学习官刘明沭博士主持读书会,来自广州各界的近60名热心读者参加了活动。
尽管办公室周末不开空调,纷涌而来的读友却丝毫没有抱怨,先后走进了元韬学院的会议室。谢春玲博士集数十年心血酝酿出的“说文解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确让大家大开眼界。听众们专注的神情早已驱走了心头的炎热,转化为丝丝的清凉。开讲后还有读友不断赶来,会议室只好不断加椅子,元韬学院的椅子不够用了,又去找大楼物业借了十把凳子。
是什么吸引众多读友不顾炎热,一边挥洒汗水一边听讲。几位读友的心声给出了答案:“谢老师在古文字领域多年丰厚的积淀自然使得讲座精彩非常”,“谢老师一家琴瑟和鸣,才气逼人,是我们的榜样”,“谢老师的讲课风格注重互动,引发人的思考”,“谢老师对于文字的解读需要我们怀着深深的敬畏去消化,去吸收,切不可妄自定义,糟蹋文字”---
谢春玲博士数十年一直耕耘在汉字古今形体演变及繁简对应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甲骨文句法研究等“冷门”中,她倾心编写的《商务汉字精解字典》自出版以来一直被奉为古文字学领域的圭臬,这本她在产房里都孜孜不倦修饰完善的著作的确是学界少有的精品。谢博士借鉴近二十年来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成果,引入当代句法研究有关空语类的理论研究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现象的《殷墟甲骨刻辞空语类研究》亦是这一领域的扛鼎之作。
在今天的讲座中,谢博士以追溯文字的源头入手,从兴盛于公元前3000年前的古埃及圣书字,到公元前3200年前两河流域诞生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从公元300-500年间墨西哥诞生的玛雅人图形文字到公元前1300年前诞生的中国汉字,简单的对比让读友深深感受到日常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绵延数千年却未曾中断的“世界级”宝物,由此对汉字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谢博士例举诸多实例,说明甲骨文作为汉字的源头具有的功用和价值。在历经金文、小篆、大篆、隶书、行草等多种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字虽然简化成相似的字形,但是其源头各异,含义,用途也不相同,如果不加辨认,使用不当会弄出笑话,也不利于汉字的发展。
热情的听众始终专注地参与谢博士的讲座,并就汉字与其它文字的比较、汉字的当代功能、汉字演变的细节等问题与谢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讲座持续近3个小时,比房间里的温度更高的是听众的热情。讲座结束后,许多听众还围上来与谢博士继续请教,不愿离去。谢博士说,在香港工作多年,都不曾出现如此热烈的场景。中国梦激发的中国情怀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关注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