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五大核心理念|数智洞察


 

 

4月27日,武汉解封后的19天,距离武汉宣布封城已经过去了95天。

 

在疫情防控形式持续向好之时,我们或许也需要一点冷思考,关于“后疫情”时代,也关于转型升级。

 

思考1


助力企业转型:节能降耗、绿色自动化大势所趋

 

浙江,民营经济大省,被称为经济“毛细血管”的中小型企业,在这里特别多。它们是经济活力的基础力量所在。然而,疫情之下,中小企业生存不易。

 

为了给中小企业减负、降压,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减免房租、减免水电费、延期纳税、降低融资成本、信贷额度不下降……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在为中小企业“输血”,渡过这艰难的开年。

 

△ 国网永嘉县供电公司员工走进浙江聚盛橡塑有限公司,对该企业所属线路进行特巡,对配电室、厂内电气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了解该企业用电需求,制定供电方案|李金辉 摄

但,除了这样的一时“输血”,帮助中小企业优化自身,提升“造血”能力也非常关键。

 

可以说,疫情的大考,需要全行业来一场进行自我变革的修炼。比如,电力行业如何创新服务众多企业,实现互惠互利,便是一个大课题。

 

翻看一季度数据,我们或许找到了一点答案。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第一季度,国网浙江电力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和电能替代数据保持良好态势。逆势增长的背后,总是藏着些启示。我们可以从中看见节能降耗、绿色自动化的大趋势,更可以看见企业通过能效提升而享受到的更多获得感。

 

 alt=

△ 杭州长安福特正在准备复工的生产车间|丁豪 摄

 

⊙来看一些案例

 

智慧电务就是基于企业用能数据采集的一项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国网浙江电力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中的智慧电务模块,采集客户用能数据并分析,为企业提供24小时云监测、设备代运维、节能降耗、能源托管等组合式服务,做到电力服务再升级和企业成本再降低。

 

宁波旭日泓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签订了智慧电务协议的企业,属地的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人员通过智慧电务模块,发现他们实际用电负荷不到变压器装机容量的40%,就立即主动上门核对企业用电需求,经确认企业会在相当长时间保持低负荷,立即为该公司提供了优化基本电费计算方式,由变压器容量计收基本电费方式变更为需量计算,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每年可降低用电成本60多万元。

 

 alt=

△ 王幕宾 摄

 

 alt=

△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向三生健康公司黄经理分析他们近期的用电数据|王幕宾 摄

 

综合能源服务还能推动“亩均效益”提升。

 

在浙江,“亩均论英雄”是地方经济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其旨在通过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在此背景下,电网公司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能源服务,实现企业用能状况的全面监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推动企业在“亩均论英雄”赛跑中成为优等生。

 

当前,在国网浙江电力,聚焦能源消费革命,全省11家综合能源地市子公司已注册成立。这样的“分改子”行动,未来也将促进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从而提升全社会综合能效水平,实现“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

 

对企业而言,省下来的能源成本,可以再投向科技,向“专精特新”发展要活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再看电能替代,2018年至2019年,国网浙江电力累计完成替代电量149.1亿千瓦时,支撑售电量增长2.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国网浙江电力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项目3972个,替代电量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

 

 

数据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机器换人”的更多智慧增值可能,也可以看到绿色发展带来的潜能。

 

在浙江黄岩北洋镇的绿沃川农场里,占地40余亩的蔬菜类薄膜智能联动温室内,只寥寥十余名工人在打理。大棚内的光线、温度、水分可通过系统调节,同时播种育苗机可自动完成上土、打孔、放种子、加料、喷水等作业。全自动化无土栽培技术,没有污染物排放,也更环保、安全。更少的人工作业也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疫情。

 

 

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绍献说:“我们淘汰了传统低效率的人工劳动模式和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机械,从播种到采收,所有环节都通过电脑总控,农产品品质得到有效保障。电气化改造后社会效应也提升明显,水资源及肥料得到精确控制,通过将水和营养液在封闭系统里循环,水、肥不流失,不浪费,每200亩土地,年节约水15万吨,年节约肥1800吨,减少农药使用量500吨。”

 

这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 浙江湖州安吉山川乡|朱肇聪 摄

 

△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复工达产过程转变为转型升级过程,如何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值得思考。不论是打造绿色农场还是绿色工厂,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敬畏自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的平衡,都是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举。

 

思考2

 

自我转型:数字化服务生机无限

 

近期,全国各省份和地区都公布了各自1-2月的财政收入情况,其中浙江表现突出。

 

从浙江省财政厅公布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看,1-2月,浙江企业所得税(40%部分)290.96亿元,增长13.6%。增收主要来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11.3%,对企业所得税的增收贡献率为113.2%。

 

 

自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从浙江“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看,数字经济企业自身复工复产进展迅速,远超其他产业,同时也是最早实现反超去年同期复工复产率的行业。

 

我们也可以看到,疫情期间,数字化远程医疗、远程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得以普及,“宅经济”让线上生鲜交易井喷发展。电子商务迎来新机,各地领导干部当“网络主播”带货卖起土特产,也是一种证明。

 

△后岱山村作为新昌的重要茶叶生产地之一,年初,因为疫情影响,茶园复工延期,茶叶销售滞后,为了减少茶农的损失,后岱山村的党支部书记王国洋开始直播带货

 

△国网浙江电力检修人员在浙北特高压±800千伏复奉线检修时,也将检修现场搬进了淘宝直播间,为大国重器特高压带货,也被许多网友称为最为“硬核”的带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传统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学会“数字化生存”成了必备技能。某种意义上说,数字经济产业更能应对疫情冲击,疫情也反向加速了数字经济发展。同时,不论是健康码等数字防疫,还是首创“企业复工电力指数”提供精准企业“画像”,浙江的大数据应用也在“授人以渔”,助力疫情防控和全社会复工达产。

 

数字化服务可谓生机无限。

 

电力行业也在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利用新兴技术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来盘点一下

 

数字化转型浪潮涌动,其中数据是关键要素。持续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是企业管好和用好自身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前提,是大数据和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关键。

 

“网上电网”便是这样的“大数据中心”。

 

充分挖掘和汇集大数据,把现实中的电网搬上网,就形成了“网上电网”。它能实现各类型、各专业、各环节信息的全量采集,也能让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就直达工程现场。通过数据贯通,打破专业壁垒,仅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依托“网上电网”科学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可节约投资近10亿元。通过实现电网“数字孪生”,让规划投资全流程清晰科学也不再是难题,也让“获得电力”持续加速,10分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供电方案成为现实,大大优化客户体验。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同理,面向客户侧的“网上国网”也是。它吸收融合了各类新型业务,为住宅、电动车、店铺、企事业、新能源等全类型客户提供便捷办电、智慧用能等多元化服务,成为“一网通办”的新窗口。从1月24日到4月19日,浙江全省通过网上国网APP已受理用电报装申请34.02万笔、交费111.45万笔,提供电子发票11.52万张,在疫情期间让客户少跑腿。

 

同时,随着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据确权、管控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治理也成为关注焦点。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其去中心化、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可追溯的特性为数据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当前,国网浙江电力正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于4月13日正式上线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署平台,实现供应商业务办理“一次都不跑”,且签署全流程可见、认证多维度可信,有效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下合同签约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既高效又安全。

 

 

有理由相信,未来,区块链也将成为全行业推动数据资产交易、数据开放共享等取得突破的重要技术力量

 

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步伐也将加快,今年国网浙江电力拟投资超2.5亿元建设充电桩,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充电设施大数据采集分析,助推车联网产业发展。

 

 

当然,电力融合数字经济的探索实践还有很多。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在数字化变革中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创新引擎,在新设施、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上赢得先机,这值得深思。如何让疫情中产生的阵痛更快地成为过去,克服“成长的烦恼”,收获“新的发展”,最终“凤凰涅槃”、弯道超车,这,值得期待。

 

思考,再出发,在春潮涌动时。

 

 

 

 

                                                                                                                  信息来源:浙电e家

                                                                                           

                                                                                                                  编辑:宋新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