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为何转型: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内外部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 1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分析
(一)外部驱动因素
1、政策:“数字中国”成为国家战略
建设“数字中国”是我国对内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对外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性战略。电网企业作为央企,建设“数字电网”,是在能源领域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
2、经济:数字化创新重塑传统商业模式
谷歌、阿里、腾讯等数字原生企业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正在重塑传统价值链。电网企业需加入数字化浪潮,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
3、社会:用户需求多元化倒逼企业转型
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水和电”,尤其对于以00后为主体的“数字原住民”,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便捷化、个性化已成为“刚需”,这对电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技术:技术组合效应推动行业变革
近年来,“云大物移智链”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不同数字技术形成组合效应,极大拓展商业应用范畴,助力企业转变业务模式,推动行业变革。
(二)内部驱动因素
1、创收:数字经济成为利润增长点
国家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电网企业输配电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数字经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降本:机器代人降低运营成本
在盈利空间持续压缩的大背景下,通过智慧营业厅、智能计量、智能巡检等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业务模式实现“机器代人”,降低运营成本,成为电网企业的必然选择。
3、增效:数字技术赋能电网运营
“云大物移智链”等数字技术为电网运行带来新思路,可以突破传统物理电网的发展瓶颈,实现电网全面感知、电网故障预警、故障自愈等功能。
二、如何转型:数字化转型路线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双轮驱动、三项步骤、四大领域”。
图 2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
(一)一个目标
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运用并不是目的,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双轮驱动
数字化转型是技术与业务双轮驱动。数字技术升级是转型基础,业务发展需求是转型动力。数字化转型过程本质上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造基础数字化平台,充分激活公司内外部数据生产要素,通过技术和业务“双轮驱动”,促进公司管理变革、业务创新的过程。
(三)三项步骤
1、打造平台
打造具备融合、敏态、智能、开放特点的新一代数字化平台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融合:打造统一的底座式数据中心,融合企业内外部数据,打破业务烟囱和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敏态:构建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通过共享服务组件实现对业务需求的敏捷响应、快速部署和灵活试错。
智能:建设企业智慧大脑,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转变,实现跨层级、跨业务、跨生态的协同管理。
开放:各公司基于统一平台开展业务创新,同时平台对各公司建设的个性化应用、组件进行吸收、消化,实现迭代优化。
2、赋能业务
基于企业级视角对所有业务按照主题进行拆解和重构,构建具有一系列业务主题的企业级业务中台,为各类业务场景提供便捷的组件化服务,实现对前台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构建“大中台,小前台”的敏捷柔性组织,释放业务灵活度和创新性,提升业务多样化程度。
3、构建生态
基于产业级视角,立足企业定位,打造开放式平台,整合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能源生态各方的合作共赢。
(四)四大领域
1、数字电网
运用数字孪生电网技术,依据企业统一电网模型,构建从物理电网到虚拟电网的数字化模型。整合电网核心资源数据,实现对电网核心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对外统一提供数字化电网资源服务。
2、数字服务
构建统一的全客户、全渠道、全业务、全过程的客户服务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为客户提供高效、智能的服务,为合作伙伴营造健康、便捷的环境。
3、数字运营
通过统一数字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促进业务部门协同融合,实现数据资源互通互享、企业决策科学智慧、运营风险可管可控。
4、数字生态
通过平台广泛整合价值链各环节的资源,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生态体系,协调多网融合、发掘数据价值、创新商业模式,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场景智慧用能产品和服务。
作 者 | 吴强
编 辑 | 谢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