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稳定向好,但总体仍处于爬坡过坎期,重特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从企业本质安全出发进行系统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的根本路径,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合规与提升的需求。
一、什么是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安全管理和PDCA的一整套系统性、持续性、规范性的体系和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
安全管理体系源于管理体系标准。管理体系标准在我国属于舶来品,始于认证工作,企业最初基于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要求,为了实现风险控制,通过设定安全目标初步建立了各自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安全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提升,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是综合性大交叉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要使得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实际作用,必须建立科学、系统、适用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主要步骤如下:
1.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评价分析
在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之前,应先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症结所在和改进完善方向,结合业务特点策划适用、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2.确立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首先,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确立符合企业安全价值理念的安全方针,设立安全管理目标和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计划。
3.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企业需组建保证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配置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监督体系。按照职能分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层分级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4.建立安全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是员工行为控制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应遵循系统化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能支撑安全管理体系按PDCA循环运行。同时应有制度评价机制,用于完善制度体系。
5.体系的运行控制
体系的良好运行重点在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的执行,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A、加强培训与宣贯
B、提高制度要求标准化水平
C、加强检查与监测,强化执行刚性
6.体系的持续改进
保持体系运行正常有效、持续适用,还需建立体系评价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审核、管理评审,评价体系运行效果,及时发现并纠正薄弱环节,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须注意问题/strong>
安全管理体系比较传统管理更先进、科学、系统,具有可持续改进、稳定提高的特性,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是为了控制安全风险,最终实现企业安全、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还须注意一些问题。
1.承前启后,有机融合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对原有安全管理模式规范化、系统化的过程,应结合企业实际管理阶段和特点,灵活的融合应用,才会使得体系更具生命力。
2.结合实际,简洁高效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以企业管理实际需要为主,可操作性强、简洁高效,避免出现“两张皮”,防止体系管理与实际管理相脱离。
3.破而后立,刚性实施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之初,与原有管理方式、工作习惯会有较多不同,要克服原有惯性,将管理方式扭转到新的轨道上才能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作 者 | 詹 博
编 辑 | 吴 璨
版权说明 |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本文为本平台的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