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 | 以评促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用的“三步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与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新形势,我国政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关注与日俱增,主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为了测度和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的作用,有必要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为科技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一、构成要素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基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其中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观点如下表所示:

 

二、评价应用的方法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结合其构成要素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而实际上无论从何种角度构建模型进行评价,都只能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侧面。因此,如果要全面、正确反映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就需要结合自身的技术战略和经营战略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并且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通过“三步法”来阐述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应用路径。

图: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应用路径

 

1、构建评价模型

通常来说,构建评价模型的主要包括“确定评价指标、选择评价算法、确定指标选择”三个关键步骤。

图:关键步骤示意图

(1)确定评价指标。企业可选择从某一角度或多角度结合的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出发,结合其战略与业务的特点进行筛选评价指标。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公认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主导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已经连续发布22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已经连续发布5年,因此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目前国内影响较广、认可度较高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指标体系框架[2]

 

(2)选择评价算法。创新能力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动态过程,但在某一个具体时点上、某个(类)企业的创新状况的评价,还要借助一些可操作的方法进行计算。截至目前,国内外借助已有的数学工具来计算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有近十种,其中,成熟度比较高、应用相对广泛的主要有以下五种[3]。为避免数据的主观性太强、缺乏检验等问题,一般来说会选择两种及以上的综合评价方法,避免单一评价方法的缺陷,增加评价准确性。

表:主要的评价算法

(3)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关系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此步骤需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各指标的特点和所选的评价算法,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收集相关专业人员意见和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最后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形成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

 

2、动态评价分析

依照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测度标准及评价方法对企业开展评价,但创新是一种复杂的、涉及的因子众多的长期过程,因此需要基于所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动态的评价分析,既要结合评价模型定期更新和分析评价结果,也要结合评价结果进一步优化完善评价模型。

 

3、调整与决策

结合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分析结果应用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当中,明确企业的优劣势,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确保企业有必要的创新能力来支持其经营战略。具体的措施如:调整人才培养机制、调整研发部门并的激励机制、调整研发部门投入、调整战略投资或撤资的领域等。

 

参考文献:

[1]刘康,杨晓宇.企业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评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5(04):87-90.

[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33.

[3]王文行,罗小铃,王建伟.企业创新能力评价问题[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11):56-63+31.

 

作      者 | 刘嘉谊
编      辑 | 谢敏君

版权说明 | 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本文为本平台的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回到顶部